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山东高考 >> 文章正文
 
山东省2009年高考政策6大变化解析
整理自: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2009-4-14 11:11:49
日前,山东省2009年教育招生工作考试会议在潍坊举行,《山东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相继出台,至此,备受考生及家长关注的山东省2009年高考,从命题到考试,再到填报志愿及录取,相关政策皆已出炉。本报相关新闻推出后,不少读者就其中细节来电咨询。如:今年的高考有哪些什么变化?哪些考生受这些变化影响最大?高考各环节又是如何一步步推进?为更好地服务考生和家长,本报记者采访省市招考部门相关负责人,对2009年高考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变:

  高考禁报考生增加两类

  政策规定

  今年,山东省高考增加了两类考生不得报名的规定: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不能取得报名资格。

  影响学生

  在高二年级就冒充高三考生参加高考,或者在高考中出现严重的违规作弊行为,放在过去,这样的考生顶多被取消当年的高考资格,但有新规之后,这样的考生不仅当年没了高考的资格,就连第二年高考的资格都没有了,代价可谓惨重。

  今年除增加两类考生不得报名的规定外,因为我省高考报名时间大大提前,给报名资格审查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诸如一些会考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即使已经进行了高考报名,也有可能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被取消高考资格。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将于4月20日前完成。

  ■第二变:

  所有科目实行网上阅卷

  政策规定

  今年,我省高考外语和文科综合科目也将实行网上阅卷。至此,我省全部高考科目实现网上阅卷。自2005年起,我省开始对高考语文科目实行网上阅卷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2007年在语文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网上阅卷科目基本能力“1”,2008年理科综合和数学也实现了网上阅卷。2009年高考全部实现网上阅卷后,阅卷点设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

  影响学生

  网上阅卷在提高阅卷效率和公正性的同时,最考验的莫过于考生的“笔头”功夫,答题规范、笔迹清楚的考生会在阅卷中受益,相反,那些平时答题不注意,动不动就把字写出“格”、字迹潦草的考生,会有不必要的失分。特别要提醒考生的是,今年首次进行网上阅卷的英语科目,其对于书写规范的要求更高于其他科目,考生需要多加练习。

  ■第三变:

  中外合作办学“回归”

  政策规定

  前两年被安排与普通专业同批次录取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今年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老梯队”——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回到了本科三批,专科专业则回到了专科(高职)二批。

  在我省2006年以前的高考录取中,普通高校的中外合作本科专业与独立学院等院校一起,被安排在本科三批录取;专科专业则被安排在专科二批录取。这意味着考生高考成绩只要达到本科三批分数线,就有机会被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录取;达到了专科二批线,就有机会被中外合作专科专业录取。但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07年开始,中外合作专业与高校的普通专业在同一批次录取,中外合作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一下子被“拔高”。

  影响学生

  普通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回归”,最受益的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学习成绩不是太优秀的考生。以青岛大学为例 ,前两年学校的中外合作专业放在本科一批录取,一般能达到本科一批线的考生,很少选择价格比较高昂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而分数较低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考生,想多交钱上也不可能。今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回归”

  后,这样的问题将不会再出现。

  ■第四变:

  调剂志愿两个变一个

  政策规定

  去年,因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跟随本科院校的批次进行,因此在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专科一批三个批次中,既有平常价格的普通文理科专业,也有价格较高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了方便考生选择,便在每个批次设了两个调剂志愿,一个为中外合作办学调剂志愿,还有一个为普通文理科调剂志愿,今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回归”后,“高价”专业都集中在本科三批和专科二批,因此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专科一批的两个调剂志愿也变为一个。

  影响学生

  这个政策对所有的高考考生来说,都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麻烦程度,也避免了个别考生因为填报调剂志愿失误,被高价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意外录取的可能。

  ■第五变:

  增加注册录取高职校

  政策规定

  在2008年我省6所高职院校注册录取试点的基础上,我省2009年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和数量。2008年,我省在山东英才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进行注册录取改革试点,公布征求志愿计划后,符合条件的考生即可根据本人实际选择院校,并持个人申请书、高考准考证、成绩单向试点院校提出申请。院校审核通过后,与考生签订《注册录取考生协议书》,采取从高分到低分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择优录取的原则,按照招生计划数量的1∶1的比例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统一的补录。据悉,试点注册录取的六所高职院校,招生情况都非常理想,生源充足。

  影响学生

  从这一政策中受益最大的考生是参加高考补录的学生。在山东省近年的高考录取中,最后一个批次即专科二批的录取不设调剂志愿,专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因为志愿填报不可能完全对等,所以总有一批达到全省专科最低控制线的学生没有学上,也总有一批专科院校没有招满学生,再加之部分考生对录取学校不满意放弃报到,因此每年的9月份,当其他学生都已踏入大学校园时,山东省会再组织一次专科二批院校的“补录”工作,统一补录使得学校和考生之间不能很好地双向选择,而高职院校注册录取却可以使院校和考生面对面,使补录更加自愿、对口。

  ■第六变:

  录取通知书又“变脸”

  政策规定

  2009年我省对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政策进行调整,《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将仅限于民办高校,其他类型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将不再寄送《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据悉,从2007年起,教育部要求高校在寄发通知书时在信封里增加盖有“省招生委员会普通高校录取专用章”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被录取考生办理户籍迁移、报到、转档案等手续,必须带着录取通知书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2008年这一办法继续沿用。

  影响学生

  对于最终被民办院校录取的考生来说,并不受这一政策影响,录取通知书中依然会有《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确认表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上避免“假通知书”。对于被公办院校录取的考生来说,省去了因为必须等待《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从省招考院“漫游”到高校的时间,可以提早拿到通知书,也避免了部分省外院校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将录取信息确认表寄出造成的误解。 文/本报记者 刘雪莲 图/本报记者 张伟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